I
你們發現沒有,疑似GAY的明星很多,自證是GAY的微乎其微。
無法否認的是,出櫃是個自帶悲壯色彩的詞。所以註定讓睜眼說瞎話是很多藝人的本職工作。
談戀愛了要說「我們只是好朋友」。
或是篤定地宣布「我還是單身」。
被偷拍還要理直氣壯的說「照片的人不是我」。
再或者經常性找個異性來上演一場「我不是同性戀」
如此種種
敢跳出這套規則的,都是真勇士。
黃耀明在香港紅磡演唱會宣布:
「我是一個同性戀者,我是一個GAY佬,我喜歡男人。」
黃耀明是GAY,不是什麼顛覆性新聞。
重點在於,坊間傳聞和當事人自認,這是兩回事。
在對同性戀群體寬容度還遠遠不夠的華人社會,用竇文濤的話說:
我們身上穿了西裝,過起了中產式生活,而腦子還在村里。
II
出櫃即使不會毀了明星演藝生涯,至少也是在冒險。
意味著你必須人為地放棄一些潛在粉絲群。
喪失一些商業代言的機會。
最重要的是,你的名字從此就會被加上「同志」這個前綴。
你唱歌,別人會說你在映射同志情。
你身邊所有同性都躺著中槍。
你演戲,角色也可能受限,直男直女的悽美愛情戲就可能不找你了。
昏庸的觀眾習慣了人戲不分,曾經為《金枝欲孽》的感情戲如醉如痴的人,得知林保怡可能是GAY,就想告人家詐騙。
你一旦站出來,就意味著,你要輸得起。
III
從另一個角度說,出櫃之後,如果爸媽缺乏理解和寬容,自己的艱難更加不言而喻。
但是,必須要有人站出來,挑戰公眾的認知底線,同時,拉高這個底線。
「不是出櫃,是要打破這個櫃。」這是黃耀明說得很酷的一句話。
從某種意義上說,「櫃」就是世俗成見。
中國人的傳統教育是,當你和世界發生衝突時,要乖乖地改變自己,去迎合世界。
可是,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,更多是那些不肯改變自己,毅然去改變世界的人。
蔡康永說:我們不是妖怪。
黃耀明說:我自己愛的人,不需要別人來批准。
那個世俗成見的柜子,蔡康永黃耀明,已經走了出來。
他們所鼓勵的,也不止是同志群體,而是廣泛意義上的人類,不要被集體意志所蒙蔽。
我們的使命不是自我切割和重組之後,以便適應這世界,而是讓我變得更像我。
IV
"我能在GAY圈走到今天,就是因為性。"
這句話挺牛B的,當然,這句牛B的話,不是我說的。
說這話的人,只是,只是,我連面兒都沒見過的網友。
對,就是那種言談舉止全靠意淫的網友。
聽見這話,我的第一反應就是: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……
後來,他的解釋,才讓我的有了新天地。
我也和女人做愛,但是,那種快感,是和男人沒法比的。
我有女朋友的那幾個月,寧願在網上跟小男生約炮,也不想跟她啪啪。
很多人都覺得同性戀濫交,需要很多很多性。
其實,他們沒有說錯啊,我就是需要很多很多性,而且還是和男孩的性。
V
在被家裡逼著,跟相親的女生處對象那段時間。
他經常出差,都是有意而為之。
他住在上海,然後,一個月能有二十天,都被杭州寧波無錫給平分了。
出差就是給自己喘息的機會。
直到兩家的父母,已經在商量結婚的事兒。
他才意識到,自己被逼得幾乎沒有了選擇。
他開始嘗試和女朋友上床睡覺,學著像AV里那樣啪啪。
但是,第二天總要約兩個小男生,來填充中和身體的不自在和心裡的壓抑。
他這樣跟我說的:我在妥協,用和她睡覺,我也在堅持,用約炮,用搪塞推脫。我變得根本不像我了。
很多次,他也想聽爸媽的話,過一個平常人的生活,跟那個名義的女朋友結婚。
可是,他又想到,跟女人做愛,那感覺差太多了。
他不可能跟女人結婚,不能像跟男孩做愛那樣,跟一個女人做愛。
他生下來,就是為了跟男生做愛。
VI
他不結婚,他媽媽就在家大哭,說他都30歲的人了,自己是不指望還能抱上孫子。
女朋友看見了他手機上的信息,質問他是同性戀,說他是騙子,婚是不能結了,她必須要把這事兒告訴兩邊兒的爸媽。
那天晚上,一個小男生一直陪著他,還給他煮了一碗香蔥瘦肉麵做夜宵。
他瞬間被感動的稀里糊塗,拉著小男生哭得霹靂吧啦。
(那碗面就那麼好吃嗎,加了海L因還是迷幻藥?)
他的原話是:我找到了大學跟一個男生談戀愛的感覺。
我說,你準備跟他拍偶像劇了嗎?
他說:
以前我我都天天懷疑自己,自己是不是他媽的眼裡只有性了。
那天,我才發現,還有愛啊。
而且,無論是性或者愛,都是對男的才有的。
VII
第二天早上,他給女朋友發信息說:不用你說了,我會自己說出來的。
誰知,他女朋友竟然說:我們就快結婚了,下午一起去選婚紗店,你肯定和那些男孩子鬧著玩兒的。
他很坦白的說:我不是鬧著玩兒的,我就是同性戀。
然後,他就帶著那個小男生,回家攤了牌。
事情的後續,他和小男生他們並沒有順風順水,不過,再也沒有人逼他結婚了。
我說,你幸好沒有跟你前女友結婚,不然,你不僅會害了你自己,也會害了她。
他說,那時候,我沒有想到這些,我只是覺得,我不能和一個都沒辦法產生性快感的女人結婚。
反正,無論如何,你都沒有害到她,也救了自己。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,每個人的尺度都是不一樣的。
很多人說,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,希望孩子走上他們眼中的正軌。
因為他們這樣與眾不同,在社會上會很辛苦。
我認為,正因為他很辛苦,爸媽不支持他,是不是更加重了他的痛苦?
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的性別,或者他喜歡同性,這都不是問題。
坦然做自己就好。
跟孩子的快樂相比,爸媽的面子,真的很重要嗎?
每一個同志需要的,正是,只要我需要的時候,爸媽願意站在我身旁,陪著我對抗這世界,而不是逼著我向這個世界妥協。
VIII
「這份工作,我不會做很久,因為時間長了,會被人猜疑和議論的。」
這句話來自我在知乎上遇見的一位年近四十,在某個大學工作的GAY。
「為什麼?」
「因為身邊的人都結婚了,我這個年紀都還單身,肯定會被討論的。」
之前做課題研究,偶然認識了一位與這位知友差不多困境的GAY,因為工作原因或者環境原因,堅決不能出櫃。
他的出櫃所帶來的結果,不僅僅是他與家庭的衝突,還可能丟了飯碗,甚至在行業內被列為黑名單。
我約這位朋友出來吃火鍋,了解課題研究需要的一些材料,期間,他一直強調,最後的研究報告內不要出現他的名字,連姓氏都不要寫真實的,也不要提工作單位。
我可以感受到他話語裡的緊張感。
我說不會不會,都理解。
他告訴我,他與前任在一起的三年裡,都不敢在朋友圈曬合照,也不敢隨意提起自己有對象,甚至家裡人給他安排的相親,他都沒有拒絕,照家長的意思赴約。
在別人眼裡,他就是一個沒時間找對象的普通單身直男。
他的工作性質、家裡的整體環境,都不允許他打開櫃門。
後來他和男朋友分手,也是因為彼此都知道,這段關係,不會有未來。
我不太清楚,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這種痛苦。
明知道陽光就在前方,卻要不停地向後追逐黑暗,甚至連站在光明下的資格都沒有。
IX
當我們在網絡上奮力吶喊著LOVE IS LOVE,下線之後,其實依然不敢在身上別上一個小小的彩虹勳章,在身邊人嘲諷詆毀LGBT群體時選擇沉默,甚至礙於面子,跟風附和。
我理解你們的一切,這不是我們懦弱,而是保護自己的本能。
5月17號當天,微博有人爆出部分高校群內,領導班子放話,對身上佩戴有彩虹標誌的同學進行談話,被要求隨時匯報同性戀室友當天的去向,甚至一夜塗黑原本可能只是做裝飾用的彩虹漆。
教書育人,思維發散,本該是無限創造力與可能性的地方,連一方小小的彩虹都容不下。
我們還能奢求別的地方,多容納一種色彩嗎。
在高速運轉的時代,愛情本身已經很艱難,太多人卻還在強調愛的性別。
幸運的是,我們依然看得見好風景。
台灣合法化那天,我看見了滿屏的小彩虹,我戴著勳章走在校園,沒有一個人對我指指點點。
同志驕傲月,我還是看見了那一抹顯眼的六色旗,高傲地被那些勇敢的人們舉在了頭頂。
微博les超話被封那天,無數網友努力,硬生生將本來已被撤下的熱搜重新頂回去。
總會有人,因為各種不可抗力,不能走出封鎖的柜子。
總會有人,撕裂面具,把最真實的我們,告訴全世界。